贵州彻底突破千百年来的交通发展瓶颈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助推贵州后发赶超

文/吴信超  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研究员


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区与中部地区、华南沿海的重要结合部,是西南地区向南通达珠江三角洲、北部湾,向东通往华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向西南通往滇中城市群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省份和衔接转换枢纽,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中具有重要的区域性地位。“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加强“大交通、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大物流”建设,积极构建后发赶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推贵州后发赶超。


一、“十三五”期间贵州综合交通让天堑变通途


“十三五”期间是贵州省综合交通发展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期间,公路营运里程由18.6万公里增至20.7万公里,高速公路发展里程达7600公里,内河航道营运里程达3957公里,高等级航道已突破1000公里,铁路营运总里程达3867公里,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1527公里,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11%、48.2%、8.1%、45%、37.6%、172.7%。机场从10个增至11个,通航城市已达132个,国际地区城市25个。建成世界级桥梁18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贵州,让“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实现桥连世界。到“十三五”末贵州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让贵州天堑变通途。


表一 贵州省“十三五”交通建设里程情况

指标

建设类别

十二五”

末期数

十三五”

末期数

5年期增

长率(%)

公路运营里程(万公里)

18.6

20.7

11

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5128

7600

48.2

内河航道里程(公里)

3661

3957

8.1

高级航道里程(公里)

690

1000

45

铁路营运里程(公里)

2810

3867

37.6

高铁里程(公里)

560

1527

172.7

机场数()

10

11

10



二、大投入为贵州综合交通建设提供了保障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综合交通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多方筹集资金、大规模投资、高效快速投资密不可分。“十三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完成投资8873亿元,是“十二五”6195.2亿元的1.4倍。其中公路投资7107.5亿元,水运投资89.5亿元,铁路投资1006亿元,民航投资24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投资430亿元,分别占“十三五”交通总投资的80.1%、1%、11.4%、2.7%、4.8%。公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的投资分别较“十二五”投资增长66.8%、41.4%、107.7%、174.4%。


三、“十三五”期间贵州综合交通路网密度更密


“十三五”期间,在贵州省交通建设大投入、高效建设背景下,贵州省路网建设密度比“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实现县县通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提高了交通便利性。“十三五”时期,贵州综合路网密度进一步加大,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内河航道密度、铁路网密度分别达到117.48公里、2.25公里、2.19公里,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1%、8.1%、37.6%;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31公里,增加近50%,县县相连的高速公路让时空缩小;高铁网快速延伸,省内的铜仁市、毕节市、六盘水市高铁相续通车。


表二 贵州省“十二五”“十三五”路网密度情况

   路网

密度

路网类别

“十二五”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十三五”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十三五”比“十二五”路网密度增长(%)

公路

105.79

117.48

11

高速公路

2.91

4.31

48.2

内河航道

2.08

2.25

8.1

高级航道

0.39

0.58

44.9

铁路营运

1.59

2.19

37.6

高铁

0.32

0.87

172.7



四、“十三五”期间贵州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综合交通建设以“一核七心三节点”的全省枢纽空间布局、“一环七射”的对外通道空间布局、“三横六纵五连”的省域通道网络布局发展,已成为物流畅通、运输保障的动力牵引。截止2019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71.47亿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1267.06亿吨公里,较2015年分别增长11.46%、61.93%。水运旅客周转量7.5亿人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45.19亿吨公里,较2015年分别增长35.87%、28.16%。铁路旅客周转量353.97亿人公里、铁路货物周转量641.64亿吨公里,较2015年分别增长53.9%、14.32%。民航旅客吞吐量3030.88万人次,民航货邮吞吐量12.74万吨,较2015年分别增长93.88%、42.19%。


五、交通建设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贵州省自然资源充足、分布广、储量大,但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资源都还处于静默待开发状态,存在着交通“欠发达”与资源“欠开发”相矛盾的局面。“十三五”期间贵州省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升级。例如,累计建成全省1725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公路3.73万公里100%通油路。7个5A级景区(100%)和123个4A级景区(占4A级景区总量的95.3%)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不仅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被激活,而且间接拉动投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与群众就业,一举打破了封闭式的区域壁垒发展格局。


六、交通建设缩小区域差异化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是反哺,二者相互促进式发展。为解决交通便利差异化带来的区域资源过度集中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加大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发展交通建设,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贵州省66个贫困县高速公路由3797公里延长到5190公里,增长了37%;公路里程由14.9万公里延长到16.2万公里,增长了8.7%。20个极贫乡镇新增402公里的快速通道、脱贫通道、致富通道。2760个深度贫困村实现3.4万公里公路的民心连接与幸福连接。交通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偏远地区的资源开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在不断地“输入与输出”互通往来中,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2020年11月,随着最后9个贫困县的出列,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全部脱贫,已全力奔赴在小康路上。


七、交通建设促进资源整合


综合交通建设,促进贵州省交通枢纽网纵横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强劲动脉。公路建设,使贵州最早实现县县通高速,让以贵阳为中心的“一日往返生活圈”越来越快。民航建设,让以贵阳为中心的“一小时空中交通圈”越来越近。高铁建设,打通了贵州与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地区的链接,实现贵阳至周边城市群2—3小时经济圈,贵阳至京津冀和长三角8小时的陆路快速交通圈。内河航道建设,有利于改善流域两岸居民出行条件,实现“通江达海”的夙愿,有利于两岸居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随着贵广、渝黔、成贵等高铁的建成及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融合发展,使贵州加入“快铁”便车,逐步带动贵州与沿线城市的产业对接、资源开发与技术交流,促进贵州成为“引企落黔”与“引才入黔”的重要基地,推动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服务中心。


八、交通建设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条条大路出黔山,交通建设让“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实现四通八达、路连世界的梦想。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促进贵州构建起南北双向多联运式服务体系。北向,通过搭乘“渝新欧”“蓉欧”“长安号”等中欧班列连通欧洲、中亚腹地。南向,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北部湾借船出海,连通东盟、中东、非洲。南北双向多联运式服务体系的建设,正逐步推动贵州特色资源和产业融入国际市场,助力更多的“黔货出山”,走向世界。2020年1至10月,贵州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增长21.3%,高于全国整体增速20.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2位,其中出口356亿元,增长39.8%,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是时代趋势与历史机遇。“十四五”贵州确定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战略方向。“十三五”时期贵州交通网络建设,为贵州“十四五”战略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贵州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