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三件事,缺一不可!

文/王伟 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


当今社会,企业信用风险无处不在,黑名单如影随形:内部人员违规、供货商违约、经销商违约、消费者投诉、监管部门处罚、媒体负面爆料……

企业无法承受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用风险!

中鼎资信研究认为,企业只需做好信用管理三件事,一切风险均被掌控。包括:第一、建立自身信用风险防火墙。第二、积极开展企业诚信品牌宣传。第三、防范一切外部信用风险入侵!

第一件事:抓好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目的是建立自身信用风险防火墙!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微观经营管理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

1.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信用认识。由于信用管理工作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全体管理人员的诚信意识。企业要将“合规经营、履约守信”的文化定格在决策层、渗透于管理者、延伸到全员,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2.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措施。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大型企业可设立专职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则考虑设置信用监理,并完善相关制度。

3.建立关键岗位员工信用档案。企业内部的信用评价主要是判断各级员工的行为与企业规章制度、与行业标准政策、与国家政策法规及社会道义准则的偏离程度。合于标准规范即为守信,更高标准要求,则为增信,直至成为标杆。

4.开展第三方信用评级。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信用管理的缺陷和短板,为企业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专业指导。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商业广告充满了陷阱和欺诈,王婆卖瓜和自吹自擂的宣传广告已经让消费者和合作者心存戒备,企业自身的诚信水平和形象并不能完全通过做宣传广告去实现,市场更加信赖的是第三方权威机构做出的客观认证,因为第三方权威机构要为企业的诚信背书!


第二件事:积极开展企业诚信品牌宣传

目的是要让全世界都放心与你的企业合作!

当企业把自身信用管理做好之后,就应该加大诚信品牌宣传,要让社会各方知道这是一家诚实可信的企业,让大家放心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诚信品牌战略实际上已演变成为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而精心培养核心品牌产品,再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的一种战略,是企业用来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

伊利股份商誉3.6亿元;益佰制药商誉6.3亿元;

华润三九商誉41亿元;中天金融商誉52亿元;    

苏宁易购商誉63亿元;海尔电器商誉225亿元;

……

诚信铸就品牌,品牌铸就商誉!

显然,诚信品牌建设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商誉价值和整体市值,这在企业股票价格、并购估值和市场融资等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诚信品牌不仅提高企业商誉,更重要的是将会大幅减少企业的信任成本、沟通成本、经营成本,其产品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和价格溢价。

第三件事:防范合作方(外部)的信用风险

目的是建立防止一切外部信用风险入侵的体系!

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但与此同时,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客户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客户应收账款收回困难,最终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商业信用环境,企业依然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环境。我国坏账每年吞噬企业5%的销售收入,加上隐性坏账,我国企业的坏账率达10%以上。

为此,企业应该对客户建立全程信用管理体系。所谓“全程”是指事前防范,事中转移和事后处置三个阶段。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评估,即事前控制;对交易决策的审核,即事中控制;应收账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形成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的保障、应收帐款的回收等各个交易环节的全面监督。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据统计,实施事前控制可以防止70%拖欠风险;实施事中控制可以避免35%的拖欠;实施事后控制可以挽回41%的拖欠损失;实施全面控制可以减少80%的呆坏账。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制度完善,信用管理已经逐步由“奢侈品”变成“必须品”。企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赢得市场的必然举措!